一、项目介绍及背景
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是国家层面战略,马鞍山作为长江沿岸重要城市,肩负着守护一江清水、筑牢生态屏障的重要使命。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流域国土绿化示范项目,建设地点位于马鞍山市三县三区,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(2024—2026年)。建设内容包括营造林124927亩,其中中幼林抚育90792亩,退化林修复14322亩,低产低效林改造5292亩,人工造林9530亩,长江沿岸森林质量提升示范带4991亩以及配套基础设施。
二、项目分析
1.建设规模与生态价值分析:项目营造林面积覆盖马鞍山全域“三县三区”,是长江流域生态修复的区域性重点工程。其中幼林抚育可快速提升现有森林碳汇能力;退化林修复与低产低效林改造聚焦生态短板修复,人工造林与长江沿岸示范带则强化长江岸线生态屏障功能,多类型建设内容形成“抚育+修复+改造+造林+示范”的立体生态治理体系。
2.实施难度与应对重点:项目核心重难点在于“跨区域协同”与“高标准落地”。一方面,六个县区地形、植被现状存在差异,需避免“一刀切”的绿化方案;另一方面,3年周期内需同步推进造林与配套基建,对流程衔接、资源调配要求极高。为此,需以“分区施策”为核心,结合各地生态需求定制技术方案,同时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,确保施工、管护、验收各环节高效衔接。
3.社会效益与经济关联分析:长江沿岸森林质量提升示范带的建成,可串联沿线生态旅游资源,为后续“生态+文旅”融合发展奠定基础,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向转化。
三、招标情况介绍
自项目启动以来,兴马公司始终锚定“高效、规范、优质”目标,针对项目区域广、生态标准高、流程环节多的特点,量身定制服务方案。一方面,主动对接六个县区林业部门,深度梳理各地地形特征、植被现状及绿化需求,确保招标方案既符合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整体规划,又贴合基层实际情况;另一方面,组建专项服务小组,对资料审核、流程审批、造价控制等关键节点全程跟踪,形成“闭环管理”机制。截至9月底,已顺利完成6个县区国土绿化项目的施工招标工作,为项目后续推进筑牢坚实基础。
四、项目经验总结
项目全部建成后,将大幅提升长江马鞍山段森林覆盖率与碳汇能力,显著改善区域水土保持、水质净化功能,为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构筑“绿色防线”,实现从“生态修复”到“生态提质”的跨越,助力马鞍山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。